端午来临之际,儋州粽子再次飘出清香。近日,儋州粽子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这一消息,让儋州群众为之振奋!这是以政府名义为儋州粽子申报打造的一个金字招牌,经过多年努力,儋州粽子已发展成为富民的重要产业,成为海南一个农业特色品牌。
儋州粽香
飘向全国百姓餐桌
“长坡米烂洛基粽,王五狗肉香透胸。马井红鱼香破釜,排浦薯香吃肚膨。”耳熟能详的民谚,道出了儋州粽子的悠久文化传承。
在儋州市那大镇幸福街,筒形锅正冒着热气,粽香在街间弥漫。正往火炉里添加柴火的黄树斌说,儋州粽子保留了粽子的纯正味道,其特点为形靓色雅、肉质不腻、香软松化、味道浓郁、清香甘醇,食而不厌。
“中午12点前下订单,无论在海南哪里,保证当天就能吃到我们儋州‘满钵香’粽子。”21日,儋州美乐美食品公司负责人陈有章告诉南国都市报记者,公司刚刚与海汽集团签定合作协议,海汽物流保证6小时之内把粽子送到全省任何地方。
去年,儋州美乐美食品公司销售粽子19万多个,陈有章表示,今年有望突破40万个,这几天销售热线被打爆,北京、上海等地的超市也纷纷洽谈合作事宜。
儋州粽子越来越抢手,给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带来一丝粽香。
“为让广大中外嘉宾品尝海南美食,论坛组委会特地优选一批海南风情美食上会,经过层层筛选,儋州粽子作为海南特色美食被选中,带去的1200个儋州粽子供不应求。”儋州粽子行业协会孙少仁说,现场切粽子的他手都切肿了,有些嘉宾吃一个粽子不过瘾,一口气连吃三四个。
儋州粽子行业协会文德福说,虽然离端午还有1个多月的时间,但儋州粽子销售旺季已提前到来,全国市场都在紧盯儋州粽子,目前,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。
儋耳千年文化
催生名牌粽子
儋州粽子历史悠久,北宋时,苏东坡谪居儋耳,创制“东坡粽”更是别具风味。经过千年流传发展,儋州粽子形成多个品种多种风味。
儋州粽子的食材和包裏极为讲究,糯米是选自当地火山岩地区种植的,猪肉则选用当地农家养殖的花猪肉,咸蛋黄是选用上好鸭蛋经特殊腌制而成,而包粽子的材料则是选用当地特产的茄冬叶或芦苇叶等,绿色、清香,具有天然防腐功能。
儋州“五色粽”传承人莫丽玲说,“五色粽”包括红米粽、黄米粽、黑米粽、白色原生态粽、浅红浅白相间的红豆粽。其原料为本地特产三月三米、木棠黑猪肉、海头海鸭蛋等。“五色粽”起源于“五色饭”。在饮食上,苗族制作的“五色饭”,有红、黄、蓝、白、黑五色,用植物汁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米中蒸成,色香味俱佳。
近年来,儋州市委、市政府将“儋州粽子”作为富民强市的特色支柱产业来抓,涌现出40多家长年生产粽子的企业,打造出“广和粽”、“满钵香”、“五色粽”、“五哥粽”、“涵瑶”等十个知名品牌,粽子产量与销量年年攀升,品牌效应日益彰显。
儋州粽子行业协会会长王开源说,在政府的引导下,儋州粽子生产企业纵向整合、优势互补,产销量年年放大,小小的粽子已经成为儋州一个颇具规模的特色产业。
粽子产业销售收入破亿元
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
儋州粽子产业快速发展,地方政府支持推广不遗余力。
儋州市委书记严朝君说,该市确定要打造以儋州粽子为代表的九大品牌,突破性发展一批群众基础好、生产规模大、市场空间广的农业品牌,实现富民强市的产业发展目标。儋州市列出专项资金,支持粽子产业品牌建设,连续多年与省内主流媒体合作,精心策划“儋州粽子文化推广季”宣传推介活动。
由于不断引进新技术,儋州粽子通过高温蒸煮、真空包装,保质期从几天时间延长到3个月,产品销售范围迅速扩大,从儋州走向全省,从海南走向全国,产业规模迅速做大。去年儋州粽子销量突破800万个,销售收入破亿元,创造1万多个就业岗位。
在儋州市政府帮助下,今年儋州粽子实现网上销售,无论是京东还是淘宝,消费者下单之后七天之内就可以吃到儋州多种品牌的粽子。
陈有章说,今年销售势头非常好,目前已经与家乐福、大润发等大型连锁超市签定协议,“满钵香”牌粽子将进入多家超市货架,经初步议定,零售价格将比去年增长1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