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五哥粽子店”员工正在包粽子。 吴文生 苏晓杰 摄
“长坡米烂洛基粽,王五狗肉香透胸。马井红鱼香破釜,排浦薯香吃肚膨。”这首海南省儋州市传统山歌中所唱的洛基粽子,以其久远的历史和独到的风味,成为现代儋州粽子里代表性品牌之一。
代代传承:
源于“洛基粽子”
作为70后的陈照用,兄弟姐妹多,他排行第五,人称“五哥”,渐渐地,他的粽子店也以此命名。
“我们店里的粽子配方,是祖母传承下来的。”陈照用的妻子黄秀英说。
黄秀英的祖母名叫韦长妹,制粽手艺也经过代代传承。
“小时候我由祖母带着玩,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制作粽子的技术。”黄秀英说。她透露,12岁那年,有一次悄悄地从祖母放置的大包粽叶里“偷”出几片,跑到院子外的沙堆上,用沙子包了几个“粽子”。祖母接过来左看右看,高兴地夸奖道:“秀英也会包‘粽子’了,并且包得挺好看的。”
此后,韦长妹将自己如何制作“洛基粽子”的配方,一一传授给黄秀英。
黄秀英与丈夫开了粽子店后,韦长妹坐镇指导。
原汁原味:
简约而不简单
源于“洛基粽子”的“五哥粽子”,究竟有什么特点?
黄秀英说,“洛基粽子”的突出特点主要在配方上,由糯米、本地蛋黄、五花肉、自制调料组成,并不需要市面上的香料,而是遵从古法精制而成。这看似简单的配方,味道却不简单。这样的粽子经过蒸煮熟透后,以糯而不烂、肥而不腻、肉嫩味香、咸甜适中而著称。
“每年端午节期间,不仅本地消费者争相订购,‘五哥粽子’还远销北京、广东、广西、香港、澳门等地。”陈照用说。陈照用介绍,近几年来,该店粽子除了平时畅销,更是在端午节期间供不应求,粽子年销售量突破10万个、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。
口口相传:
粽香不怕巷子深
长巷深深深几许,粽香味里客盈门。
“五哥粽子”店不在儋州市主干道上,而位于该市那大镇东门街。这是一条较为偏僻的巷子,但却有许多顾客循香而至。“我住在另一条街上,几乎每天都要到‘五哥粽子’店买粽子吃,很合我的口味嘛!”市民刘先生一边掏钱买粽子一边说道。
粽香不怕巷子深的“五哥粽子”及其传人,近年来获得不少荣誉。2009年,在儋州市“百家粽子”创品牌品评比赛中,陈照用制作的粽子获得全市二等奖;同年,“五哥粽子”在第十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儋州风味小吃评展中获得二等奖。2010年,在儋州东坡节美食品鉴会上,“五哥粽子”获得二等奖。2012年,黄秀英被市人民政府授予“民间手工技艺儋州粽子代表性首批传承人”称号。2013年,黄秀英再次获得“儋州粽子手工技艺传承人”称号;陈照用也在儋州粽子手工技艺展演中获得优秀奖。(平宗 振安 张琳)